肖邦的 谐谑曲 是音乐形象对比鲜明结构庞大的一种单乐章的钢琴独奏曲,共有四首。它们是肖邦无处可逃的热情和幻想的产物。他把这种从属于其他体裁的形式发展成独立的乐曲形式。这些谐谑曲已不同于以往的谐谑曲体裁,不再限于嬉戏、玩闹而是隐含了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内容。四首谐谑曲,特点各不相同,但一般认为这些作品是简单的三段体,包含一段谐谑曲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中段(快-慢-快,与他的“夜曲”正好相反)。
李斯特认为肖邦的练习曲及谐谑曲,最能披露他自己隐郁的一面。他说:“肖邦的多数练习曲及谐谑曲,都在表明激烈的愤怒及失望的情绪,时而会有辛辣的讽剌和顽固的自尊。他的音乐所具有的隐郁的侧面,并不象他那优美的诗一般的曲调那样容易被人理解,也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。肖邦个人的性格也因此而常被人们误解。肖邦平时为人正直,彬彬有礼,才貌双全,内向文静,但经常表现出快活的样子来。” 谐谑曲本来是贝多芬继承海顿、莫扎特的小步舞曲,再经过发展而成的一种音乐体裁。不过,真正使这种曲子更为积极化,形式化,并且大胆地命名其为“谐谑曲”的,是肖邦。
谐谑曲本意味着戏谑,但肖邦这一套作品中却并无突出的戏谑,反而多忧郁和对个人的反抗,其实是包含着对自身的嘲笑与挖苦。李斯特认为,这套谐谑曲表达的是“激烈的愤怒与绝望的情绪,时而会有辛辣的讥讽、顽固的自尊。”第一号谐谑曲Op.20是肖邦独奏作品的里程碑,它的确采用了这种形式。但这以后,作曲家凭借更大的想象力开发作品,如第三号谐谑曲Op.39就显然是经过改编的奏鸣曲形式,这部作品以不稳定的音调开头,我们无法从前24个小结识别主题,这样的开头正体现了肖邦的大胆。第二号谐谑曲Op.31是肖邦所有大部头作品中最著名,且永保新鲜的一部。这部分归功于其落差极大的表达方式,从幽灵般的呢喃直至激情迸发,中间的转换是那么突如其来。第四号Op.54虽然也是律动的,却与别的作品又有所不同。这部奔放的作品进一步证明了肖邦音乐艺术不朽的表现力。
《b小调第一谐谑曲》Scherzo No.1 in b Minor Op.20 ,作于1831年,于1835年出版,献给亚布烈希特。第一主题是暴风雨般的狂烈,第二乐章注明慢板处,有怪异的和弦。尼克斯这样解说这一曲:“这不是失望的叫声吗?(指开始两个大胆的不协和弦)接着是被环境所幽禁的灵魂,想冲破它,却遭到失败绝望。最后疲惫不堪,陷入田园的美丽梦想。但元气再恢复时,意味着斗争还要开始。”
作品为三段体式。乐曲开始时有两个不协和和弦,曾经大大地震撼了肖邦时代的人们。紧随其后的第一主题带着暴风雨般狂烈的热情在回旋,肖邦像是在此处发怒、反抗、质询一般。第二主题开始时有着怪异的和弦,慢慢地奏着,呈现出非常不愉快的音响; 但这一主题的后半段曲速加快,又产生出活泼而优美的效果来。第一、第二主题,都极有独创性。徐缓的中间段带有丰富的色彩,采用了一首波兰古老的摇篮曲,像是对亲爱的祖国的回忆,也像是祖国母亲在安抚着她那些心头满是创伤的儿子。B大调上轻快流畅的十度音,被认为是肖邦的特色,这部分与充满动摇感觉的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照。接着开头部分的不协和和弦带着突变的情绪出现,但中间段的“美梦”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拳所击破。然后第二主题前半段的怪异和弦又相继出现,重新引入了不断挣扎、搏斗、渴求的情绪,直到结束仍未看到光明的前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