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在遥远的地方》(塞尔维亚语:Тамо далеко,拉丁化:Tamo daleko)是一首著名的塞尔维亚传统民歌,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深刻反映了塞尔维亚士兵在战争中的苦难与思乡之情。
背景与历史
创作时间:约1916年,塞尔维亚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历惨烈的撤退(即“阿尔巴尼亚大撤退”),被迫穿越阿尔巴尼亚山区前往希腊科孚岛。歌曲表达了士兵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战争的哀叹。
文化意义:被视为塞尔维亚民族坚韧精神的象征,常在纪念一战和国殇活动上演唱。
歌词主题
歌词以士兵视角展开,描绘了以下内容:
家乡的遥远:反复咏叹“在那遥远的地方”,指代被战火阻隔的故土。
战争的创伤:提到战友的牺牲、行军的艰辛,以及被迫离开家园的痛苦。
希望与抗争:尽管充满悲伤,仍隐含对胜利和返乡的信念。
音乐特点
旋律:深沉悲怆,带有巴尔干民歌典型的装饰音和小调色彩。
传唱形式:既有独唱版本,也有合唱改编,常伴以传统乐器如手风琴或古斯勒琴(gusle)。
常见误解
中文同名歌曲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是中国作曲家王洛宾创作的经典,与塞尔维亚民歌无关,需注意区分。
现代影响
这首歌在塞尔维亚家喻户晓,甚至被称作“非官方国歌”。
当代艺术家如Goran Bregović等曾重新演绎,赋予其新的生命力。
2018年一战结束百年纪念时,塞尔维亚多地举行《Tamo daleko》主题音乐会。